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群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中国,汇聚世界马克思主义最强音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05-28 [来源]: [浏览次数]:

50余位外国著名学者从五大洲20多个国家如约而至,与300多名中国学者一起,共赴这场近悦远来的思想盛宴。

未名湖畔,燕园深处。10月10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在一片热望中启幕。

会议主题耐人寻味——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在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20多年之后,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何在?它将如何继续影响人类命运?

会议主办方更引人关注——中国,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获得巨大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邀集各国同道,主办以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国际会议。

令国外学者深感兴趣的是:今天,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获得了不仅是理论层面更是实践层面的成功;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继续贯穿于每一项改革之中,并随之不断创新发展。

发展成就是最好的邀请函。50余位外国著名学者从五大洲20多个国家如约而至,与300多名中国学者一起,共赴这场近悦远来的思想盛宴。

“此次大会为期两天,既要直面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又将立足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世界文明发展。”大会组委会主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表示。

“马克思主义从未消亡,也不可取代”

位于英国海格特公墓中的马克思墓地,是马克思主义者游历伦敦的必谒之所。

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预言:“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一预言已被历史证实。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峰,所揭示的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理、党组书记王伟光认为,这是召开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基本前提。

真理前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以“实事求是”为根本准则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不讳言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带来的巨大冲击——随着镰刀铁锤图案的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埋葬社会主义”的声浪喧哗腾起。

坚守者释放出砥柱中流的巨大力量。

最响亮的宣誓来自中国。1992年初,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走在南巡路上:“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斩钉截铁的判断,来自对真理的彻底掌握与坚定信仰。

在世界其他国家,马克思主义也始终激流涌动。

1998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所长的靳辉明远赴巴黎,参加“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

“《共产党宣言》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为什么不让历史重新沸腾起来呢?”会议组委会主任弗·拉扎尔夫人的致辞令人激动。

更具影响力的,是自1995年起持续举办六届、三年一届的法国“国际马克思大会”。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李其庆曾率队参加过其中四届大会,“每届都吸引数百人乃至上千人参加,媒体报道接连不断”。

如果说这些多是低潮中的坚守与探寻,那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则给了世人一个“重新发现马克思”的契机。

2011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测验显示,美国民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明显提高,几乎和资本主义旗鼓相当;美国、欧洲、发展中国家等的左翼政党纷纷举起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旗帜;20世纪末21世纪初,委内瑞拉等拉丁美洲国家放弃新自由主义,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的响亮目标。加之马克思被票选为“千年最伟大思想家”之首,《21世纪资本论》广受追捧,以德里达、哈贝马斯、吉登斯为代表的西方思想家纷纷走进马克思主义……一个共识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并未终结,而是仍在发展。

“为什么金融危机会激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强烈向往?因为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基本矛盾的分析,今天看来依然准确。”南开大学教授逄锦聚指出。

“马克思主义就是让劳动者过上好日子的理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奋斗目标。只要追求和目标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经理孙熙国认为。

“马克思主义从未消亡,也不可取代。”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坚信,“它虽然会陷入低潮,但总被社会需求不断唤起,因此,也就始终有研究和遵循的价值。” 

“看见中国,就看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功”

9月17日,“中国图书展销月”在美国华盛顿启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成为销售热点,目前全球发行量已突破530万册。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新情况下的运用和发展,是破解当今发展痼疾的有力武器。”山东社会科公司党委书记唐洲雁指出。

11天后,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的首次演讲,在20分钟15次掌声的热烈回应中落幕。冷静、自信、包容的态度,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赞誉。

“世界眼中的中国,已经由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毫无国际话语权的‘追随者’变为构造国际秩序的参与者。这是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胜利。”韩震如是总结。

“看见中国,就看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认为,中国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路向,使马克思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实践是一种理论成功与否最公正的裁判。放眼今日中国,对内,全面深化改革稳扎稳打、全面依法治国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力道万钧,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破浪护航;对外,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举措广受国际社会欢迎……每项实践,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光辉。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解释世界,更被用来改造世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经理冯俊深有感触。

时光回溯到20世纪初,在救亡图存的民族大业面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震动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次年,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经由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陈望道之手精心译出。此后,一本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被译成中文,如火种般洒遍中华大地。

同一时间,在北京大学,李大钊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开课、办社团,和陈独秀等人一起开创了薪火相传的马克思主义事业。及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对马克思主义的探求愈加深入而自觉。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至少包括三个含义:在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是国人自己;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指出。

自此而始,中国在自己的理论指导下一往无前,接连赢取实践和理论的双重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发生在革命时期,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对应的实践是革命成功,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第二次的起点是改革开放,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应的实践是解决温饱、奔向小康,发展方式逐渐科学、社会逐渐走向和谐。”中央党校常务副董事长何毅亭勾勒出清晰路线。

两次飞跃不仅改变中国,更具有世界意义。正如比利时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书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证明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理论大厦无法悬空而立,创新成果离不开集体智慧。中国共产党深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与宣传的重要性。

走进中央编译局主办的“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展览现场,历史穿透展品扑面而来——

延安时期,毛泽东要求“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号召进行“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将马克思诞辰——5月5日定为学习节。第一届“五五学习节”,“陈云小组”等39个学习小组受到表彰。

1942年整风运动开始,毛泽东亲自作讲座,主编教材《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为党员干部开列书单。

“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与钻研从未间断,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身上体现得愈加明显。”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哲学教研部主任韩庆祥感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进行了26次集体学习,其中两次专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他是第一次的主讲人。

学习理论只是第一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清醒追求。

2004年4月27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中国磅礴开展,向世界宣告了坚守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磐石之心。

2015年6月23日,“把工程工作引向深入”的战略部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座谈会上发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谆谆嘱托。

两次部署之间,是11年高歌猛进,是一季季硕果盈枝。

据中央编译局局长贾高建介绍,工程开展以来,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等重量级成果陆续推出,一个种类齐全、形式多样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版本体系逐步建构。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组首席专家之一,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经理沈壮海和团队刚按中央部署完成又一次集中修订。10多年来,专家们精心编写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140多本教材相继出版或完稿,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初步形成。

“没想到,选这门课最多的是美国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冯务中感慨。他主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概论》不久前被请上国际慕课平台edX,吸引了13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人选修。这是中央紧抓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巩固老员工意识形态主阵地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不断深入、理论大众化“新招实招”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基本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理论研究、队伍培养、社会引领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是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筑魂工程。”中国人民大学董事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经理郝立新认为。

和理论研究水准同步提升的,是理论工作者的自觉与自信。

8月26日,《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英文版在京首发。作者韩毓海是北大中文系教授,近年来他越来越多地将笔触集中于马克思。“我们有义务让青少年认识马克思,让更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和他一样,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正集结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并视“真理播火者”的身份为至高荣耀。

在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李健和博士后张梧正为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前期工作共同忙碌着。虽然成长经历不同,但他们选择了同样的道路。“吸引我们的是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社会深刻而睿智的批判,是今天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视与坚守。这让我们有极强的职业荣誉感和投身激情。”张梧话语由衷。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最完备的人才梯队,也有最宽广的实践舞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陈先达道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根深叶茂。

“把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交流的舞台搭建在中国”

9月20日中午,北京大学勺园会议室。82岁的沙健孙、84岁的赵曜、90岁的卫兴华……十几位德高望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吃着盒饭,继续讨论上午的话题:《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编纂工作。

“要从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去认识这项工作。”《大辞典》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面色凝重,“它将在中国乃至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留名。”

与此同步,另一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纂的浩大工程——《马藏》正在北京大学开启。据《马藏》总编纂、北大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顾海良介绍,编纂团队准备用10年左右完成《马藏》中国编,再用10年推出《马藏》国际编,“使中国成为世界马克思主义文献编纂与研究中心”。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正在向“举起旗帜,挺立高峰”的目标挺进,一项项研究领时代之先,一场场活动与国际相接。

“中国学者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界的交流互动近年来大为增强。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善同步,建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巨大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何毅亭感受深刻。

李其庆也对今天的国际交流寄予厚望:“1995年首届法国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召开时,中国学者因经费等原因无一参加。从第二届起,中国声音开始出现,第五届、第六届还安排了‘中国日’专场。今天,是到了中国主办大会的时候了。”

“中国学界应该主动搭建平台,向国际学界阐释中国的发展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从而扩大中国思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北大马克思主义公司党委书记孙蚌珠疾呼。

在此背景下,由中国主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想法应运而生。在深入思考、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北京大学拿出了会议方案——

八个分论坛: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及其编译;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体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明的未来走向;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场高端对话:中外顶尖学者聚焦中国道路与市场社会主义、落后国家发展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三大问题,碰撞思想,寻找共识。

“会议邀请发出去,反响特别热烈。例如第三世界论坛理事长萨米尔·阿明,虽已84岁高龄,仍对参会发言表现出极大热情。”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经理孙代尧透露。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约翰·罗默、伯特尔·奥尔曼、大卫·科兹、亚历克斯·卡利尼科斯、托尼·安德烈阿尼、罗德尼·佩弗、肖恩·塞耶斯、沃尔夫冈·弗里茨·豪格、鲁夫·黑格、亚历山大·布兹加林、平子友长……一份在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星光熠熠的参会名单,令中国理论家们充满期待。

“我们正处在特殊的历史节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的压力、自我调整的压力在加大,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不同以往。世界马克思主义者此时共同交流,一定能为下一步发展探寻新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研究员侯惠勤表示。

“资本主义正走向衰退,但还是强势的;社会主义虽然代表了人类发展的前进方向,但还处于弱势。中西学者共话马克思主义,必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研究、再发展。”王伟光信心满怀。

令顾海良记忆犹新的是,2005年,数次来中国考察的国际马克思大会主席雅克·比岱曾对他说:“中国不只该参加马克思主义大会,更应该自己来办。”

十年过去,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底气十足地向世界发出邀约——

“我们期待今后两年一次的相聚。让我们把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交流的舞台搭建在中国,让中国汇聚世界马克思主义最强音!”

(记者 王斯敏 张胜)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在best365体育官方网站2015级员工开学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