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群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光辉的一生 不朽的贡献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5-05 [来源]: [浏览次数]: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我们最好的行动就是要认真研读马克思的著作,深刻地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社会实践和时代特征,总结历史经验,研究时代课题,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的工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今天,我们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常新常青,造福于人类。

  5月5日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200年前的这一天,无产阶级的伟大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诞生在德国西南部的古城特里尔。

  马克思出生于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当地著名的律师,学识渊博,思想开明。马克思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受着进步思想的熏陶,闪烁着理想主义的煦煦光辉。他同情劳苦群众,立志为人类的福祉而献身。正如他在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所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时,马克思仅仅17岁,已表达了他决心为全人类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

  1841年,马克思大学毕业后投入社会生活,参加《莱茵报》的工作,并担任该报的主编。从《莱茵报》到在巴黎创办《德法年鉴》,这期间,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到共产主义。马克思“成为马克思”,并立志为共产主义提供“理论论证”。1844年8月28日是一个非同凡响的日子。这一天,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从此开始了他们终生的战斗友谊和共同的理论创作。他们发表在《德法年鉴》的文章和合著的《神圣家族》,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马克思从此被剥夺了德国国籍,先后流亡来到巴黎、布鲁塞尔。从1849年8月开始流亡伦敦,直到他1883年3月14日逝世。由于他的思想和活动违背有产者及其当权者的利益,当时的欧洲国家都拒绝给马克思国籍,马克思真正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国籍的世界公民。这在历史上也是极罕见的。

  在长期流亡期间,在贫病交加的状况下,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在新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写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他与恩格斯创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参与建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并成为其领袖和灵魂。他亲自参加了1848年的革命,对革命经验作了深刻的理论总结。马克思积极支持巴黎公社,写作《法兰西内战——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用实践丰富了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马克思即使在晚年也没有停止科学研究,他继续研究世界历史,探讨东方社会和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与现状,甚至涉猎数学的多个领域,并在这些研究领域有独到见解。

  马克思虽然逝世135年了,但是,他的学说依然响彻云霄,影响着当今世界和人类的未来。马克思的学说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正确,它是科学真理。马克思对人类思想作出的最大贡献,首先是揭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把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变革。其核心思想是社会形态理论。它使人们正确地理解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特别是指明社会形态的历史暂时性,即都有一个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从而得出非常革命的结论。其次是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货币、资本,以及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揭露了资本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的规律。他尖锐地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这两个伟大发现,使已存在数百年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马克思也最终完成了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的夙愿。关于剩余价值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它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社会主义者早先像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的经济领域,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的照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毫无疑问,正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就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特殊规律,科学地预测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为工人阶级摆脱剥削和压迫,实现人类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这是历史上任何思想家都可望而不可即的。

  马克思是怎样的一位历史伟人,他的品格特征是什么?笔者试图作以下简要的概括:

  马克思是亘古罕见的思想巨人。他一生都在思想,可谓是生命不息,思想不止。青年时期被称为“思想牛首”“思想库”“思想加工厂”,他逝世后,恩格斯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他通过思想,结合对当时的社会实践的研究,发现了现存理论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在汲取人类历史创造的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世界观、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通过思想,超越了历史上和当时的一个又一个思想家,把人类精神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马克思的学说是历史的产物,而他的理论源于他卓越的思想和智慧。

  马克思是不畏惧任何艰险的真理的探索者。在阶级对抗的社会,意识形态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某种社会阶级的利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皆是如此。众所周知,哥白尼和伽利略的日心说触犯了宗教神学,遭受到宗教裁判所的残酷迫害。而发展日心说、主张宇宙无限论的意大利科学家、哲学家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判刑8年,最后被烧死在罗马菊花广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环境里,揭露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研究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更是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随时都会遇到风险。马克思十分清楚,真正的科学研究道路充满着艰险,他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为了探求真理,马克思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最后,引用被恩格斯誉为新时代第一诗人但丁的诗——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可以说,这也是马克思一生的座右铭。

  马克思是不屈不挠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不仅以理论研究的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用自己的理论武装广大的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而且一旦革命形势成熟,他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书房,投入革命的实践。在革命斗争中,他既反对向反动政权和敌对势力屈服的机会主义,又反对在不具备革命条件时进行鲁莽行动的冒险主义。我们知道,在巴黎公社起义之初,马克思担心工人群众面对强大的敌人遭受到无谓的牺牲,并不主张工人们武装起义,但是,巴黎工人一旦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巴黎公社,他便毫不犹豫地领导第一国际支持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在公社存在的日子里,马克思写了几百封信给住在各国的朋友和第一国际的成员,把巴黎发生的真实情况告诉他们,使他们了解公社的国际意义。他呼吁英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们开展示威活动和支援活动,以表示对巴黎阶级兄弟的同情和支持。这一期间,马克思还经常和恩格斯商量,和他讨论巴黎发生的事件,商议提出些什么建议,并辗转地送给熟识的公社委员。在巴黎最后一个街垒失守的两天之后,他就写成了《法兰西内战——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

  马克思是不向任何困难险阻屈服而英勇向前的历史伟人。马克思一生都是在反动派的迫害和贫困的压力下度过的,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而进行理论创造和革命工作,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在苦难和压力面前,马克思从不向反动当局屈服。普鲁士政府曾经派人询问马克思愿不愿意在政府工作,在流亡伦敦时英国政府也派人找过马克思,但都被他拒绝了。马克思清楚地意识到,如果到这些政府部门去工作,他和家人会生活无忧,但必然失去自由,不能自由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参加革命活动。马克思告诉友人,决不做反动政府的“摇钱树”。《德法年鉴》的出版激怒了德国政府。德国政府下了驱逐令并表示,只要悔过,保证不再反对德国政府,驱逐令可以收回。卢格屈服了,向德国政府递交了悔过书,而马克思宁愿被驱逐,也不愿向德国反动当局做出保证。马克思不论是面对反动当局的迫害,面对科学研究遇到的艰难险阻,还是家庭遭遇到的种种不幸,都从不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

  马克思的生平警示后人,只有不怕任何艰险的人,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只有勤奋并毫无畏惧的人,才能获得真知,造福于人类。马克思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位千年伟人。马克思的这种思想和精神应当永远传承,发扬光大。

(作者:靳辉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转自《光明日报》)


上一条:理想指引方向 实践推动发展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下一条: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旗帜和方向